选择数据中心UPS容量时,需综合考虑设备功耗、冗余需求、未来扩展性等因素,以下为具体方法2:
统计数据中心内所有设备的用电功率,包括服务器、存储设备、网络设备等。
将总功耗乘以安全系数(通常为1.2-1.3),以应对负载波动和未来扩展2。
根据数据中心的关键性需求,确定UPS需要支持的备电时间(如15分钟、1小时等)。
后备时间越长,所需电池容量越大,计算方法为:
AH = (UPS容量(VA) × 功率因数 × 后备时间) ÷ 启动电压
其中,启动电压通常为384V或240V,需向厂家确认3。
双路供电:采用双路市电输入,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N+1或2N冗余:为关键设备配置冗余UPS,确保单台UPS故障时不影响整体运行3。
根据启动电压和单节电池电压(通常为12V)计算电池组数量:
电池组数 = 启动电压 ÷ 单节电池电压
例如,启动电压为384V时,需配置32节12V电池3。
在线式UPS: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和纯净电力的场景,但成本较高。
后备式UPS:适合对供电要求较低的场景,成本较低但切换时间较长2。
供电环境:了解市电输入条件(如电压范围380V±10%、频率50Hz±0.5Hz),确保UPS兼容2。
维修便利性:选择维修服务完善、备件齐全的UPS品牌,减少故障停机时间2。
未来扩展:预留一定容量裕度,便于后期扩容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科学选择适合数据中心的UPS容量,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如需更详细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建议,可参考3中的UPS电池配置计算方法。
上一篇:智能化直流电源屏要求